
按地徑算的苗木:喬木與灌木的區(qū)別
1. 定義
- 喬木:喬木是指那些主干明顯、分枝高起的樹木。它們通常生長較高,樹冠較大。
- 灌木:灌木則是指那些沒有明顯的主干或主干較短、分枝低矮的植物。它們通常高度較低,形態(tài)較為緊湊。
2. 地徑的概念
- 地徑:地徑是指苗木在地面以上一定高度(通常是10厘米)處的樹干直徑。地徑是衡量苗木生長狀況和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標(biāo)之一。
3. 喬木與灌木的地徑差異
- 喬木:
- 地徑范圍:一般情況下,喬木的地徑會相對較大,因?yàn)樗鼈冃枰屋^高的樹干和較大的樹冠。
- 生長速度:喬木的生長速度相對較快,地徑的增長也較為明顯。
- 應(yīng)用:喬木常用于城市綠化、公園景觀、行道樹等。
- 灌木:
- 地徑范圍:灌木的地徑通常較小,因?yàn)樗鼈兊臉涓奢^短且分枝較多。
- 生長速度:灌木的生長速度相對較慢,地徑的增長也較為緩慢。
- 應(yīng)用:灌木常用于花壇、籬笆、地被植物等。
4. 具體示例
- 喬木示例:
- 銀杏:地徑可達(dá)5-10厘米以上,樹高可達(dá)30米。
- 樟樹:地徑可達(dá)6-12厘米以上,樹高可達(dá)20-30米。
- 櫻花:地徑可達(dá)4-8厘米,樹高可達(dá)10-20米。
- 灌木示例:
- 紫薇:地徑通常在2-4厘米,樹高可達(dá)3-5米。
- 紅葉石楠:地徑通常在1-3厘米,樹高可達(dá)1-2米。
- 迎春花:地徑通常在1-2厘米,樹高可達(dá)1-1.5米。
5. 影響地徑的因素
- 環(huán)境因素:土壤質(zhì)量、水分、光照等都會影響苗木的地徑生長。
- 管理措施:施肥、修剪、病蟲害防治等管理措施也會對地徑產(chǎn)生影響。
- 遺傳因素:不同品種的苗木其地徑生長潛力也有所不同。
6. 測量方法
- 工具:常用的測量工具包括游標(biāo)卡尺、卷尺等。
- 步驟:
- 在苗木地面以上10厘米處標(biāo)記。
- 使用游標(biāo)卡尺或卷尺測量該處的樹干直徑。
- 記錄數(shù)據(jù)并進(jìn)行分析。
總結(jié)
通過地徑的測量,可以有效地評估苗木的生長狀況和健康程度。喬木和灌木在地徑上的差異反映了它們不同的生長習(xí)性和應(yīng)用特點(diǎn)。了解這些差異有助于更好地選擇和管理園林植物。
給大家推薦一些常用的喬木樹種,希望大家喜歡我們的內(nèi)容。
1.垂柳
2.柳樹
3.竹柳
4.金絲柳
5.饅頭柳
6.中山杉
7.樸樹
8.銀杏樹
9.七葉樹
10.白玉蘭
11.烏桕
12.廣玉蘭
13.大葉女貞
14.桂花
15.美國紅楓 (高大落葉喬木,8~30米高,秋季紅葉,其他季節(jié)綠葉)
16.青桐
17.欒樹
18.雪松
19.棕樹
20.懸鈴木
21.楓楊
22.櫸樹
23.二喬玉蘭
24.紅玉蘭
25.黃玉蘭
26.元寶楓
27.黃金槐
28.叢生五角楓
29.梧桐樹
30.法桐
31.金葉榆
32.金葉水杉
33.水杉樹
34.落羽杉
35.池杉
36.五角楓
37.桑樹 (鄉(xiāng)村樹種,雜木雜樹)
38.構(gòu)樹 (鄉(xiāng)土樹種 雜樹)
39.苦楝
40.白蠟
41.國槐
42.合歡
43.紫玉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