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蟲菊與白日草的區(qū)別
為了更好地對比除蟲菊(Pyrethrum)和白日草(Zinnia),我們將從多個方面進行詳細說明。以下是兩者的區(qū)別列表:
1. 植物學(xué)分類
- 除蟲菊
- 科屬:菊科(Asteraceae)、除蟲菊屬(Tanacetum)
- 學(xué)名:Tanacetum cinerariifolium
- 白日草
- 科屬:菊科(Asteraceae)、白日草屬(Zinnia)
- 學(xué)名:Zinnia elegans
2. 外觀特征
- 除蟲菊
- 植株高度:通常在30-90厘米之間
- 葉片:羽狀分裂,灰綠色
- 花朵:白色或淡黃色,中心為黃色盤狀花
- 白日草
- 植株高度:通常在30-120厘米之間
- 葉片:長橢圓形,邊緣有鋸齒,綠色
- 花朵:顏色多樣,包括紅色、粉色、紫色、黃色等,中心為黃色盤狀花
3. 生長環(huán)境
- 除蟲菊
- 氣候:喜歡涼爽、干燥的氣候
- 土壤: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或壤土
- 光照:全日照
- 白日草
- 氣候:耐熱,適合溫暖地區(qū)
- 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 光照:全日照
4. 用途
- 除蟲菊
- 藥用:提取物用于制作天然殺蟲劑,對多種害蟲有效
- 觀賞:花朵美麗,可用于園林裝飾
- 白日草
- 觀賞:廣泛用于花壇、花境和切花
- 園藝:易栽培,適合初學(xué)者
5. 繁殖方式
6. 病蟲害防治
7. 歷史與文化
- 除蟲菊
- 起源:原產(chǎn)于歐洲東南部,特別是南斯拉夫地區(qū)
- 歷史:自古以來被用作驅(qū)蟲植物,現(xiàn)代廣泛用于有機農(nóng)業(yè)
- 白日草
- 起源:原產(chǎn)于墨西哥
- 歷史:18世紀(jì)傳入歐洲,逐漸成為受歡迎的觀賞植物
總結(jié)
除蟲菊和白日草雖然同屬菊科,但在外觀、生長環(huán)境、用途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除蟲菊主要用于藥用和天然殺蟲劑,而白日草則更側(cè)重于觀賞用途。希望這些信息能幫助您更好地了解這兩種植物。
品名:除蟲菊種子
高度:約17-60cm
花色:混色,單色
花期:4-10月份
播種量:2-3斤/畝
播種期:無霜期、十度以上
適播地:中性或者弱酸性的土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