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蟲菊(Chrysanthemum cinerariifolium) 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屬于菊科。它原產(chǎn)于地中海地區(qū),尤其是克羅地亞、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等國家。除蟲菊以其獨特的殺蟲特性而聞名,其花朵中含有一種名為“除蟲菊酯”的天然化合物,對多種害蟲具有強烈的驅(qū)避和殺蟲作用。
除蟲菊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繁殖,最常見的方式是通過種子繁殖。以下是關(guān)于除蟲菊種子的詳細信息:
1. 種子形態(tài)
- 外觀:除蟲菊的種子呈細小的扁平狀,長約2-3毫米,寬約1毫米。
- 顏色:種子通常為棕色或深褐色。
- 結(jié)構(gòu):種子表面有細微的紋理,有助于種子在土壤中的固定和發(fā)芽。
2. 種子采集
- 時間:除蟲菊的種子一般在秋季成熟,通常在花朵凋謝后3-4周。
- 方法:當花頭開始變干并呈現(xiàn)棕色時,可以將整個花頭剪下,放在干燥通風(fēng)的地方晾干。待完全干燥后,輕輕搓揉花頭,收集種子。
3. 種子處理
- 清潔:收集到的種子需要去除雜質(zhì),如花梗、花瓣等。
- 儲存:將干凈的種子存放在干燥、通風(fēng)的容器中,避免潮濕和高溫。
4. 播種方法
- 時間:春季是播種的最佳時期,通常在最后一次霜凍過后進行。
- 土壤:選擇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pH值在6.0-7.5之間。
- 深度:將種子撒在土壤表面,輕輕壓實,不需要覆蓋土壤。
- 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但不要過于潮濕,以免種子腐爛。
- 溫度:適宜的發(fā)芽溫度為18-24°C,通常在7-14天內(nèi)發(fā)芽。
5. 幼苗管理
- 光照:幼苗需要充足的陽光,每天至少6小時的直射光。
- 施肥:在幼苗長出2-3片真葉后,可以施用稀釋的液體肥料,每兩周一次。
- 移栽:當幼苗長到5-10厘米高時,可以移植到更大的容器或田間。
除蟲菊的其他繁殖方式
除了種子繁殖外,除蟲菊還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進行繁殖:
- 扦插:選擇健康的枝條,剪成10-15厘米長的插穗,去掉下部葉片,插入疏松的沙質(zhì)土壤中,保持濕潤,約4-6周后可生根。
- 分株:在春季或秋季,將成年植株從土中挖出,分成若干小株,每株保留3-5個芽,重新種植。
總結(jié)
除蟲菊是一種具有重要經(jīng)濟價值的植物,不僅用于觀賞,還廣泛應(yīng)用于天然殺蟲劑的生產(chǎn)。通過種子繁殖是其最常見的繁殖方式,操作簡便且成本低廉。了解除蟲菊種子的特性和正確的繁殖方法,可以幫助園藝愛好者和農(nóng)民更好地種植和利用這種有益的植物。
品名:除蟲菊種子
高度:約17-60cm
花色:混色,單色
花期:4-10月份
播種量:2-3斤/畝
播種期:無霜期、十度以上
適播地:中性或者弱酸性的土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