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蟲菊(Pyrethrum),又稱作非洲菊花或白頭翁,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其提取物——除蟲菊堿(Pyrethrins)作為天然殺蟲劑而聞名。除蟲菊堿具有高效、低毒、對環(huán)境友好的特點,廣泛應用于農業(yè)和家庭害蟲控制。本文將詳細介紹除蟲菊堿地的種植方法和管理要點。
1. 適宜種植條件
- 氣候:除蟲菊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耐寒性較強,但不耐高溫。最適生長溫度為15-25℃。
- 土壤:適合在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中生長,pH值在6.0-7.5之間最佳。
- 光照:需要充足的陽光,但也能耐半陰。
2. 種植準備
- 土地選擇:選擇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的地塊,避免積水。
- 土壤改良:在種植前進行深翻,深度約30厘米,施入適量有機肥料,如腐熟的堆肥或雞糞,以提高土壤肥力。
- 土壤消毒:可以使用太陽能消毒法或化學消毒劑(如石灰水)對土壤進行消毒,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
3. 播種與育苗
- 播種時間:春季或秋季是最佳播種時間,具體時間根據(jù)當?shù)貧夂驐l件而定。
- 播種方法:
- 直播:直接將種子撒播在整好的土地上,覆土厚度約為0.5-1厘米。
- 育苗移栽:先在育苗盤或苗床中育苗,待幼苗長到4-5片真葉時進行移栽。
- 播種密度:行距30-40厘米,株距20-30厘米,每畝播種量約為100-150克。
4. 田間管理
- 澆水:保持土壤濕潤,特別是在干旱季節(jié)要定期澆水,但避免積水。
- 施肥:生長期間可追施氮磷鉀復合肥,每畝用量約為15-20公斤,分2-3次施用。
- 除草:及時清除雜草,保持田間清潔,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
- 修剪:適時修剪過密的枝條,促進通風透光,有利于植株健康生長。
5. 病蟲害防治
- 主要病害:白粉病、灰霉病等,可用多菌靈、甲基托布津等藥劑進行防治。
- 主要蟲害:蚜蟲、紅蜘蛛等,可用吡蟲啉、阿維菌素等藥劑進行防治。
- 生物防治:鼓勵使用天敵昆蟲,如瓢蟲、草蛉等,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
6. 收獲與加工
- 收獲時間:一般在花期結束后,當花朵變?yōu)楹稚珪r進行收獲。
- 收獲方法:用剪刀或鐮刀將花序剪下,避免損傷根部。
- 干燥:將收獲的花序攤放在通風良好的地方自然晾干,或使用烘干設備進行干燥。
- 儲存:干燥后的花序應儲存在干燥、通風、避光的地方,防止霉變和蟲蛀。
7. 經濟效益
- 市場前景:除蟲菊堿作為一種天然殺蟲劑,市場需求穩(wěn)定,價格較高。
- 種植成本:主要包括種子、肥料、農藥、人工等費用,每畝投入約為1000-1500元。
- 收益:每畝產量約為100-150公斤干花,市場價格約為40-60元/公斤,每畝純收益可達2000-3000元。
總結
除蟲菊堿地種植是一項具有較高經濟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的農業(yè)項目。通過科學的種植管理和合理的病蟲害防治,可以有效提高產量和品質,滿足市場需求。希望本文對您種植除蟲菊提供有益的參考。
品名:除蟲菊種子
高度:約17-60cm
花色:混色,單色
花期:4-10月份
播種量:2-3斤/畝
播種期:無霜期、十度以上
適播地:中性或者弱酸性的土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