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蟲菊在東北地區(qū)的種植時間及注意事項
除蟲菊(Pyrethrum),又稱菊花腦、蚊母草等,是一種重要的天然殺蟲劑來源植物。在中國東北地區(qū),由于其特殊的氣候條件,除蟲菊的種植時間和管理方法與其它地區(qū)有所不同。以下是詳細的種植指南:
種植時間
- 春季種植:4月中旬至5月上旬,此時氣溫逐漸回暖,土壤解凍,適合播種。
- 秋季種植: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此時氣溫適中,有利于幼苗生長和越冬。
播種前準備
-
選擇地塊:
- 土壤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pH值在6.0-7.0之間。
- 避免連作,最好選擇前茬為豆類或禾本科作物的土地。
-
整地施肥:
- 深翻土壤,深度約20-30厘米,去除雜草和石塊。
- 施足基肥,每畝施用有機肥2000-3000公斤,復合肥50-60公斤。
-
種子處理:
- 選用優(yōu)質種子,提前進行消毒處理,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浸泡2-3小時。
- 浸泡后晾干備用。
播種方法
-
條播:
- 行距30-40厘米,株距15-20厘米。
- 播種深度1-2厘米,覆土后輕輕鎮(zhèn)壓。
-
穴播:
- 每穴播種3-4粒種子,穴距20-30厘米。
- 播種深度同條播,覆土后鎮(zhèn)壓。
苗期管理
-
澆水:
- 播種后保持土壤濕潤,避免干旱。
- 出苗后適當減少澆水次數,防止徒長。
-
間苗:
- 幼苗長到3-4片真葉時進行間苗,保留健壯的幼苗,每穴留1-2株。
-
追肥:
- 幼苗期每畝追施尿素10-15公斤,促進幼苗生長。
- 生長期每畝追施復合肥20-30公斤,提高產量。
生長期管理
-
中耕除草:
- 定期中耕,保持土壤疏松,促進根系發(fā)育。
- 及時除草,避免雜草與除蟲菊爭水爭肥。
-
病蟲害防治:
- 常見病害有白粉病、霜霉病等,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防治。
- 常見蟲害有蚜蟲、紅蜘蛛等,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霧防治。
-
修剪整形:
- 適時修剪,去除枯黃葉片和過密枝條,保持植株通風透光。
收獲與加工
-
收獲時間:
- 一般在花序完全開放但未凋謝時收獲,通常在播種后100-120天左右。
- 選擇晴朗天氣,早晨露水干后進行采收。
-
干燥處理:
- 將采收的花序攤放在通風良好的地方,避免陽光直射。
- 自然晾干或用烘干機烘干,含水量控制在8%-10%。
-
儲存:
- 干燥后的花序裝入透氣的麻袋或紙箱中,存放在干燥、通風的倉庫內。
- 定期檢查,防止霉變和蟲蛀。
通過以上詳細的種植指南,可以確保除蟲菊在東北地區(qū)的高產和優(yōu)質。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所幫助!
品名:除蟲菊種子
高度:約17-60cm
花色:混色,單色
花期:4-10月份
播種量:2-3斤/畝
播種期:無霜期、十度以上
適播地:中性或者弱酸性的土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