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象草種植與收割周期概覽
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是一種生長迅速、適應性強的多年生禾本科植物,廣泛用于畜牧業(yè)飼料和生物質能源。其種植與收割周期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氣候條件、土壤類型、管理措施等。以下為象草在農(nóng)歷7月種植后的生長及收割周期的詳細信息:
1. 播種準備
- 時間:農(nóng)歷7月(公歷8月初)
- 土壤要求:選擇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
- 種子處理:播種前需進行種子消毒和催芽處理,以提高發(fā)芽率。
- 播種方式:可采用條播或穴播,行距60-80厘米,株距30-40厘米。
2. 生長階段
- 出苗期:播種后7-10天開始出苗。
- 幼苗期:出苗后20-30天,植株高度約20-30厘米。
- 分蘗期:幼苗期后,植株開始分蘗,形成多枝莖稈。
- 快速生長期:分蘗期后,象草進入快速生長期,莖稈迅速增高增粗。
3. 收割周期
- 首次收割:播種后約90-120天,即農(nóng)歷10月至11月(公歷11月至12月)。此時象草高度可達1.5-2米,莖稈粗壯,葉片茂盛。
- 后續(xù)收割:象草具有較強的再生能力,首次收割后,每隔60-90天可進行一次收割,直至翌年春季。
- 全年收割次數(shù):一般情況下,每年可收割3-4次。
4. 收割注意事項
- 收割高度:每次收割時,留茬高度應在10-15厘米,以保證植株再生能力。
- 收割時間:選擇晴朗天氣進行收割,避免雨天導致病害發(fā)生。
- 收割方法:可用鐮刀或機械收割機進行收割,注意不要損傷根系。
5. 管理措施
- 施肥:每次收割后應及時追施氮肥,促進植株再生。
- 灌溉:干旱季節(jié)需及時灌溉,保持土壤濕潤。
- 病蟲害防治:定期檢查植株,發(fā)現(xiàn)病蟲害及時采取措施防治。
象草種植與收割周期列表
| 階段 | 時間 | 描述 |
|--------------|--------------------------|----------------------------------------------------------------------|
| 播種準備 | 農(nóng)歷7月(公歷8月初) | 選擇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種子消毒和催芽處理;條播或穴播。 |
| 出苗期 | 播種后7-10天 | 植株開始出苗。 |
| 幼苗期 | 出苗后20-30天 | 植株高度約20-30厘米。 |
| 分蘗期 | 幼苗期后 | 植株開始分蘗,形成多枝莖稈。 |
| 快速生長期 | 分蘗期后 | 莖稈迅速增高增粗。 |
| 首次收割 | 播種后90-120天 | 農(nóng)歷10月至11月(公歷11月至12月),象草高度可達1.5-2米。 |
| 后續(xù)收割 | 每隔60-90天 | 每年可收割3-4次,直至翌年春季。 |
| 收割高度 | 每次收割 | 留茬高度10-15厘米,保證植株再生能力。 |
| 收割時間 | 晴朗天氣 | 避免雨天導致病害發(fā)生。 |
| 收割方法 | 鐮刀或機械收割機 | 注意不要損傷根系。 |
| 施肥 | 每次收割后 | 追施氮肥,促進植株再生。 |
| 灌溉 | 干旱季節(jié) | 保持土壤濕潤。 |
| 病蟲害防治 | 定期檢查 | 發(fā)現(xiàn)病蟲害及時采取措施防治。 |
希望以上信息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有更多問題,歡迎隨時提問。
品名:甜象草種節(jié)
畝用量:4000-5000節(jié)
畝產(chǎn)量:5000-8000kg
播種期:十度以上
割草期:播種后6-8周后,可開始第一次刈割
適播地:我國南方地區(qū)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