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象草在長期積水田中的種植
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是一種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廣泛種植的多年生高大禾本科植物,因其高產(chǎn)、適應性強而被用作飼料或生物質(zhì)能源作物。象草對水分的要求較高,但并不適合長期積水的環(huán)境。以下是對象草在長期積水田中種植的一些關(guān)鍵點進行詳細介紹:
1. 生長習性與需求
- 耐旱性:象草具有較強的耐旱能力,能在較干旱的環(huán)境中生長。
- 耐水性:雖然象草能短暫忍受水淹,但長期積水會導致根系腐爛,影響植株健康。
- 土壤要求:象草適宜在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壤土或壤土中生長,不耐鹽堿和重黏土。
2. 種植條件
- 溫度:象草最適生長溫度為25-30℃,耐熱不耐寒,冬季低溫會影響其生長。
- 光照:需要充足的陽光,日照時間越長,生長越旺盛。
- 水分:需保持土壤濕潤,但不能長時間積水。過多的水分會抑制根系呼吸,導致根部病害。
3. 管理措施
- 排水系統(tǒng):在積水田中種植象草時,必須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統(tǒng),確保多余的水分能夠及時排出。
- 土壤改良:通過施加有機肥和石灰,改善土壤結(jié)構(gòu),提高土壤通氣性和排水性。
- 病蟲害防治:長期積水容易引發(fā)根部病害,如根腐病等,需定期檢查并采取相應防治措施。
4. 收獲與利用
- 收獲時間:象草一般在播種后3-4個月即可開始收割,每年可割多次。
- 用途:主要用于牲畜飼料、青貯料或生物質(zhì)能源原料。
5. 注意事項
- 避免連作:長期在同一地塊種植象草會導致土壤養(yǎng)分失衡,影響產(chǎn)量。
- 適時灌溉:在干旱季節(jié)應適當增加灌溉次數(shù),保持土壤濕潤。
- 合理施肥:根據(jù)土壤測試結(jié)果,合理施用氮、磷、鉀等肥料,促進植株健壯生長。
總結(jié)
雖然象草具有一定的耐水性,但長期積水對其生長極為不利。在積水田中種植象草時,必須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如建立良好的排水系統(tǒng)、改良土壤結(jié)構(gòu)等,以確保其正常生長和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
品名:甜象草種節(jié)
畝用量:4000-5000節(jié)
畝產(chǎn)量:5000-8000kg
播種期:十度以上
割草期:播種后6-8周后,可開始第一次刈割
適播地:我國南方地區(qū)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