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樟樹的分類與特性
1. 生物學分類
- 界:植物界 Plantae
- 門: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s
- 綱:雙子葉植物綱 Eudicots
- 目:樟目 Laurales
- 科:樟科 Lauraceae
- 屬:樟屬 Cinnamomum
- 種:樟樹 Cinnamomum camphora
2. 生態(tài)類型
- 林型:常綠闊葉林
- 分布區(qū)域:主要分布在亞洲東南部,包括中國、日本、韓國、越南等國家。廣泛分布于長江以南地區(qū),如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臺灣、廣東、廣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3. 形態(tài)特征
- 樹高:可達20-30米,胸徑可達1-2米。
- 樹冠:廣卵形或圓錐形,枝條開展。
- 樹皮:灰褐色,有不規(guī)則裂紋。
- 葉片:革質,互生,長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7-15厘米,寬2.5-6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細鋸齒。
- 花:小而密集,黃綠色,聚傘花序,腋生。
- 果實:核果球形,直徑約1厘米,成熟時黑色。
4. 生長習性
- 喜光:喜光但耐半陰。
- 土壤:適應性強,喜濕潤、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或微堿性土壤。
- 耐旱:有一定的耐旱能力。
- 抗污染:對二氧化硫、氯氣等有害氣體有較強的抗性。
5. 經濟價值
- 木材:材質堅硬,紋理美觀,可供建筑、家具、雕刻等用材。
- 藥用:樹皮和根含揮發(fā)油,可提取樟腦和樟油,用于醫(yī)藥、香料、防腐劑等。
- 園林:樹形優(yōu)美,是城市綠化和園林景觀的重要樹種。
- 生態(tài):能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改善空氣質量,具有一定的生態(tài)效益。
6. 文化意義
- 象征: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樟樹被視為吉祥、長壽的象征,常被種植在庭院、寺廟等場所。
- 文學:古代文人常以樟樹為題材,創(chuàng)作詩詞歌賦,表達對自然的贊美和對生活的感悟。
總結
樟樹是一種重要的常綠闊葉樹種,不僅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還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其廣泛分布于亞洲東南部,適應性強,生長迅速,是城市綠化和園林建設中的重要樹種之一。
品名:香樟樹
高度:約10~30m
生長期:4-10月
觀賞期:全年
栽植期:春、秋
特點:四季常綠,冠幅圓滿,長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