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樟樹的特征
樟樹(學名:Cinnamomum camphora),又稱香樟、烏樟等,是一種常綠喬木,屬于樟科樟屬。樟樹廣泛分布于亞洲東部和東南部,尤其在中國南方地區(qū)十分常見。以下是樟樹的主要特征:
1. 形態(tài)特征
- 樹形:高大挺拔,樹冠寬闊,呈傘形或圓錐形。
- 樹干:樹皮灰褐色,有不規(guī)則裂紋,幼樹皮光滑。
- 枝條:分枝多,小枝綠色或紅褐色,有光澤。
2. 葉片特征
- 葉片形狀:長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或寬楔形。
- 葉緣:全緣或有細鋸齒。
- 葉面:深綠色,有光澤,背面淡綠色。
- 葉脈:羽狀脈,主脈明顯。
- 葉柄:短而粗壯,有溝槽。
3. 花果特征
- 花序:圓錐花序,腋生或頂生。
- 花朵:小而密集,黃綠色,有香氣。
- 花期:4-5月。
- 果實:核果,球形,成熟時黑色,直徑約8-10毫米。
- 果期:9-11月。
4. 根系特征
- 根系類型:深根性,主根發(fā)達,側根較多。
- 根系分布:廣泛分布于土壤中,具有較強的固土能力。
5. 生長習性
- 生長速度:中速,每年可增長1-2米。
- 耐寒性:較弱,適宜在溫暖濕潤的環(huán)境中生長。
- 耐旱性:較強,但不耐長期干旱。
- 耐修剪:較強,適合進行整形修剪。
6. 適應環(huán)境
- 土壤要求:喜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或微酸性土壤。
- 光照要求:喜光,但也耐半陰。
- 水分要求:喜濕潤,但不耐水澇。
7. 經濟價值
- 木材用途:材質堅硬,紋理美觀,可用于制作家具、建筑材料等。
- 藥用價值:樹皮、樹葉和果實含有揮發(fā)油,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如驅蟲、抗菌等。
- 觀賞價值:樹形優(yōu)美,四季常綠,是優(yōu)良的園林綠化樹種。
- 生態(tài)價值:具有較強的吸塵、降噪和凈化空氣的能力,是城市綠化的重要樹種。
8. 文化意義
- 象征意義: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樟樹象征著長壽、吉祥和尊貴。
- 歷史記載:古代文獻中多有提及,如《本草綱目》等。
總結
樟樹作為一種重要的經濟和觀賞樹種,不僅具有豐富的形態(tài)特征和生長習性,還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和文化意義。其獨特的香氣和優(yōu)美的樹形使其成為城市綠化和園林景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品名:香樟樹
高度:約10~30m
生長期:4-10月
觀賞期:全年
栽植期:春、秋
特點:四季常綠,冠幅圓滿,長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