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花的別稱——菡萏
拼音:hàn dàn
簡介:
- 漢字:菡萏
- 拼音:hàn dàn
- 釋義:荷花的別稱,特指未開的荷花花蕾。
- 出處:“菡萏”一詞最早見于《詩經(jīng)·陳風·澤陂》:“彼澤之陂,有蒲與荷。有美一人,傷如之何?寤寐無為,涕泗滂沱?!保坝衅雅c荷”中的“荷”即指荷花,而“菡萏”則是對荷花的另一種稱呼。
文化背景:
- 文學作品:在中國古代文學中,菡萏常被用來形容美麗、純潔的事物。唐代詩人王維在《山居秋暝》中有詩句:“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边@里的“蓮”即指荷花,而“菡萏”則更加文雅。
- 藝術表現(xiàn):在繪畫、詩詞、音樂等藝術形式中,菡萏常常作為美的象征,表達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現(xiàn)代應用:
- 日常語言:雖然“菡萏”一詞在現(xiàn)代日常生活中使用較少,但在一些文藝作品、詩詞歌賦中仍能見到它的身影。
- 文化傳承:隨著傳統(tǒng)文化的復興,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和學習古漢語,菡萏這一詞匯也逐漸被更多人所熟知和使用。
相關知識:
-
荷花的其他別稱:
- 蓮花
- 水芙蓉
- 玉環(huán)
- 水華
- 芙蕖
- 水芝
- 凌波仙子
- 藕花
-
生物學特征:
- 科屬:荷花屬于睡蓮科(Nymphaeaceae),學名為 Nelumbo nucifera。
- 生長環(huán)境:多生長在池塘、湖泊等靜水環(huán)境中。
- 花期:一般在夏季,花色多樣,常見的有白色、粉色、紅色等。
希望這些信息能夠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菡萏”這一美麗的詞匯及其背后的文化內(nèi)涵。
品名:荷花苗
株高:80~150公分
生長期:3~9月
觀賞期:夏季
栽植期:春、夏、秋、冬
特點:花期長花量大,文化寓意深厚,耐移栽成活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