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苜蓿的生長周期與11月生長情況
一、苜蓿的基本信息
- 植物學名:Medicago sativa
- 別稱:紫花苜蓿、草頭、金花菜
- 科屬:豆科,苜蓿屬
- 類型:多年生草本植物
二、生長周期
- 播種時間:春季(3月至5月)或秋季(9月至10月)
- 發(fā)芽時間:播種后7至14天
- 生長期:一般為2-5年,但可長達10年以上
- 收獲期:播種后的第二年開始,每年可收獲2-4次
三、11月生長情況
- 氣溫影響:11月溫度逐漸下降,北方地區(qū)溫度可能降至0℃以下,而南方地區(qū)溫度相對較高,通常在10-20℃之間。
- 水分需求:11月降雨量減少,需注意適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
- 光照條件:日照時間縮短,但苜蓿對光照要求不高,仍能正常生長。
- 生長速度:11月生長速度較慢,但若溫度適宜,仍可繼續(xù)生長。
- 病蟲害防治:11月病蟲害發(fā)生率較低,但仍需注意觀察,及時處理。
四、11月管理要點
- 施肥:適量施用有機肥或復(fù)合肥,促進根系發(fā)育。
- 修剪:適當修剪枯黃葉片,保持植株健康。
- 覆蓋:北方地區(qū)可在植株周圍覆蓋稻草或地膜,保溫防寒。
- 灌溉:根據(jù)土壤濕度和天氣情況,適時適量澆水。
- 病蟲害防治:定期檢查,發(fā)現(xiàn)病蟲害及時處理。
五、11月生長實例
- 北方地區(qū):
- 溫度:平均溫度5-10℃
- 生長情況:生長緩慢,部分植株進入休眠狀態(tài)
- 管理措施:覆蓋保暖,減少澆水頻率
- 南方地區(qū):
- 溫度:平均溫度10-20℃
- 生長情況:生長較為旺盛,但仍需注意防寒
- 管理措施:適時澆水,適量施肥
總結(jié)
苜蓿在11月的生長情況受氣溫、水分、光照等因素的影響較大。北方地區(qū)由于溫度較低,生長速度較慢,甚至進入休眠狀態(tài);而南方地區(qū)溫度適宜,生長較為旺盛。通過合理的管理和維護,可以確保苜蓿在11月的健康生長。
品名:紫花苜蓿種子
畝用量:2-3斤
畝產(chǎn)量:3000-4500kg,干草1000kg左右
播種期:十度以上
割草期:植株達到50~80cm,可開始第一次刈割
適播地:年降雨量250mm以上地區(qū)種植,根據(jù)地區(qū)選擇秋眠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