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苜蓿在四川的稱呼及信息
苜蓿,在四川地區(qū)通常被稱為“草頭”或“金花菜”。這種植物不僅是一種重要的牧草,也是一種營養(yǎng)價值極高的蔬菜。下面將詳細介紹苜蓿在四川地區(qū)的名稱、特點及其食用價值。
1. 名稱
2. 特點
- 外觀:
- 葉片:三出復葉,小葉呈倒卵形或橢圓形,邊緣有細鋸齒。
- 花朵:紫色或白色,聚傘花序。
- 果實:螺旋形的豆莢。
- 生長環(huán)境:
- 喜溫暖濕潤的氣候,耐寒性強。
- 適應性廣,可在多種土壤中生長。
- 種植周期:
- 一般為多年生植物,但在四川地區(qū)多作為一年生或兩年生植物栽培。
3. 食用價值
- 營養(yǎng)成分:
- 富含蛋白質、維生素C、維生素K、鐵、鈣等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
- 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有助于消化。
- 食用方法:
- 涼拌:將新鮮的苜蓿洗凈后,用開水焯一下,撈出瀝干,加入蒜末、醬油、醋等調料拌勻即可。
- 炒食:與肉絲、豆腐等食材一起炒制,味道鮮美。
- 湯品:可以用來煮湯,如金花菜蛋花湯,清熱解毒,適合夏季飲用。
4. 文化意義
- 歷史淵源:
- 苜蓿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早在《詩經》中就有提及。
- 在四川地區(qū),苜蓿不僅是餐桌上的佳肴,還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 民間傳說:
- 有一種說法認為,苜蓿能夠帶來好運,因此在一些地方,人們會在春節(jié)時將其作為吉祥的象征擺放在家中。
5. 種植與管理
- 播種時間:
- 土壤要求:
- 管理要點:
- 定期澆水,保持土壤濕潤。
- 適時除草,防止雜草競爭養(yǎng)分。
- 施肥:生長期可施用適量的氮肥,促進葉片生長。
通過以上介紹,我們可以看到苜蓿在四川地區(qū)不僅有著豐富的名稱和文化背景,還具有很高的食用和營養(yǎng)價值。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所幫助。
品名:紫花苜蓿種子
畝用量:2-3斤
畝產量:3000-4500kg,干草1000kg左右
播種期:十度以上
割草期:植株達到50~80cm,可開始第一次刈割
適播地:年降雨量250mm以上地區(qū)種植,根據(jù)地區(qū)選擇秋眠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