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苜蓿的光合作用類型
苜蓿(學名:Medicago sativa),是一種廣泛種植的豆科植物,常被用作牧草和綠肥。關于其光合作用類型,苜蓿屬于C3植物,而非C4或CAM植物。
C3、C4 和 CAM 植物的區(qū)別
-
C3 植物:
- 光合作用途徑:卡爾文循環(huán)(Calvin cycle)
- 特點:在葉肉細胞中進行光合作用,CO2 直接被固定成三碳化合物(3-磷酸甘油酸,3-PGA)
- 常見植物:小麥、水稻、大豆、苜蓿等
- 適應環(huán)境:通常生長在溫帶和寒帶地區(qū),對溫度和光照的要求較低
-
C4 植物:
- 光合作用途徑:哈奇-斯萊克途徑(Hatch-Slack pathway)
- 特點:在葉肉細胞和維管束鞘細胞中進行光合作用,CO2 被固定成四碳化合物(如蘋果酸或天冬氨酸),再轉運到維管束鞘細胞中釋放 CO2,進入卡爾文循環(huán)
- 常見植物:玉米、高粱、甘蔗等
- 適應環(huán)境:通常生長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對高溫和強光有較好的適應能力
-
CAM 植物:
- 光合作用途徑:景天酸代謝途徑(Crassulacean Acid Metabolism)
- 特點:夜間氣孔開放,吸收 CO2 并固定為蘋果酸,白天氣孔關閉,蘋果酸分解釋放 CO2 進入卡爾文循環(huán)
- 常見植物:仙人掌、多肉植物等
- 適應環(huán)境:通常生長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區(qū),對水分需求低
苜蓿的光合作用特點
- 光合作用類型:C3
- 光合效率:相對較低,但在溫和的氣候條件下表現良好
- 適應性:適合在溫帶和寒帶地區(qū)種植,對土壤和水分條件要求適中
- 生態(tài)作用:作為牧草和綠肥,能夠改善土壤結構,增加土壤有機質,提高土地肥力
結論
苜蓿屬于C3植物,其光合作用主要通過卡爾文循環(huán)進行。這種類型的光合作用使其適應溫帶和寒帶地區(qū)的生長條件,具有良好的牧草和綠肥價值。
品名:紫花苜蓿種子
畝用量:2-3斤
畝產量:3000-4500kg,干草1000kg左右
播種期:十度以上
割草期:植株達到50~80cm,可開始第一次刈割
適播地:年降雨量250mm以上地區(qū)種植,根據地區(qū)選擇秋眠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