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苜蓿生長發(fā)育期
苜蓿(學名:Medicago sativa),又稱紫花苜蓿、牧草皇后,是一種重要的多年生豆科牧草,具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和經濟價值。了解苜蓿的生長發(fā)育周期對于其種植管理和產量提升至關重要。
1. 種子萌發(fā)階段
- 時間:播種后7-14天。
- 特征:種子吸水膨脹,胚根首先伸出,隨后胚芽逐漸伸長,形成幼苗。
- 管理要點:保持土壤濕潤,避免積水;注意溫度控制,適宜溫度為15-25℃。
2. 幼苗期
- 時間:從出苗到第一片真葉完全展開,約15-30天。
- 特征:幼苗逐漸長高,主莖和側枝開始分化,葉片數量增加。
- 管理要點:及時除草,防止雜草競爭養(yǎng)分;適量施肥,促進幼苗健壯生長。
3. 分枝期
- 時間:從第一片真葉完全展開到植株高度達到30-40厘米,約30-60天。
- 特征:主莖和側枝迅速生長,葉片數量和面積顯著增加,根系進一步擴展。
- 管理要點:加強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濕潤但不積水;適時追肥,補充氮、磷、鉀等營養(yǎng)元素。
4. 開花期
- 時間:從植株高度達到30-40厘米到花序開始開放,約60-90天。
- 特征:花序逐漸形成并開放,花色多為紫色或藍色,吸引蜜蜂等傳粉昆蟲。
- 管理要點:保持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避免病蟲害發(fā)生;適當修剪,促進花序發(fā)育。
5. 結莢期
- 時間:從花序開放到莢果成熟,約90-120天。
- 特征:花后形成果實(莢果),內含種子,逐漸成熟變黃。
- 管理要點:減少灌溉量,避免過度濕潤導致莢果霉變;及時防治病蟲害,確保莢果健康。
6. 收獲期
- 時間:從莢果成熟到收割,約120-150天。
- 特征:莢果完全成熟,種子飽滿,植株整體呈黃色或棕色。
- 管理要點:選擇晴朗天氣進行收割,避免雨天影響品質;及時晾曬干燥,防止霉變。
7. 休眠期
- 時間:從收割后到次年春季,約180-240天。
- 特征:植株進入休眠狀態(tài),地上部分枯萎,地下根系繼續(xù)存活。
- 管理要點:清理田間殘株,減少病蟲害越冬基數;適當覆蓋,保護根系免受凍害。
總結
苜蓿的生長發(fā)育周期較長,分為多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其特定的生理特征和管理要點。通過科學合理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苜蓿的產量和品質,確保其在農業(yè)生產中的重要作用。
品名:紫花苜蓿種子
畝用量:2-3斤
畝產量:3000-4500kg,干草1000kg左右
播種期:十度以上
割草期:植株達到50~80cm,可開始第一次刈割
適播地:年降雨量250mm以上地區(qū)種植,根據地區(qū)選擇秋眠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