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苜蓿的生長周期及初花期
1. 播種準備
- 時間選擇:春季或秋季為最佳播種時期,具體時間根據(jù)地區(qū)氣候條件而定。
- 土壤要求:苜蓿適宜在排水良好、pH值6.0-7.5的沙壤土或壤土中生長。
- 種子處理:播種前需對種子進行消毒和接種根瘤菌。
2. 發(fā)芽期(1-2周)
- 溫度需求:最適發(fā)芽溫度為15-20℃。
- 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濕潤,但避免積水。
3. 幼苗期(3-4周)
- 光照需求:充足的陽光有利于幼苗健康生長。
- 病蟲害防治:注意觀察并及時防治蚜蟲、葉蟬等常見害蟲。
4. 生長期(5-8周)
- 施肥管理:施用適量的氮肥可以促進植株生長,但過量會降低根瘤菌的固氮能力。
- 修剪枝條:適當修剪可促進分枝,增加產(chǎn)量。
5. 初花期(9-12周)
- 特征表現(xiàn):植株高度達到30-40厘米,莖稈粗壯,葉片濃綠,開始出現(xiàn)花蕾。
- 花色變化:花蕾初期呈淡紫色,逐漸轉為深紫色或藍色。
- 開花時間:一般持續(xù)2-3周,不同品種間有所差異。
- 授粉方式:主要依靠蜜蜂等昆蟲進行自然授粉,人工輔助授粉可提高結實率。
6. 成熟期(13-16周)
- 果實發(fā)育:花朵凋謝后,果實逐漸成熟,呈長圓形或卵圓形。
- 收獲時機:當大部分果實變?yōu)辄S褐色時即可收獲。
- 收割方法:使用割草機或手動割取,留茬高度約10厘米。
7. 休眠期(17-24周)
- 冬季管理:在寒冷地區(qū),需采取覆蓋措施保護根系免受凍害。
- 春季復壯:春季氣溫回升后,及時清除枯枝落葉,施加基肥,促進新芽萌發(fā)。
苜蓿初花期注意事項
- 水分供應:保持土壤適度濕潤,避免干旱影響開花質量。
- 溫度控制:適宜的溫度范圍為15-25℃,過高或過低均會影響開花。
- 營養(yǎng)補充:適量補充磷鉀肥,有助于提高花量和品質。
- 病蟲害監(jiān)測:加強巡查,發(fā)現(xiàn)病蟲害及時采取措施防治。
- 環(huán)境調節(jié):如遇極端天氣,應采取相應措施保護植株,確保正常開花。
希望以上信息能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苜蓿的生長周期及初花期的相關知識。
品名:紫花苜蓿種子
畝用量:2-3斤
畝產(chǎn)量:3000-4500kg,干草1000kg左右
播種期:十度以上
割草期:植株達到50~80cm,可開始第一次刈割
適播地:年降雨量250mm以上地區(qū)種植,根據(jù)地區(qū)選擇秋眠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