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苜蓿(學名:Medicago sativa),是一種多年生豆科植物,廣泛用于牧草和綠肥作物。其生長過程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 種子準備與播種
- 種子選擇:選擇健康、無病蟲害的優(yōu)質種子。
- 土壤準備:選擇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的土壤,pH值在6.0-7.5之間為宜。
- 播種時間:春季或秋季,具體時間根據(jù)當?shù)貧夂驐l件而定。
- 播種方法:條播或撒播,播種深度一般為1-2厘米。
2. 發(fā)芽期
- 發(fā)芽條件:適宜溫度為15-25℃,土壤濕度保持在60%-70%。
- 發(fā)芽時間:一般在播種后7-14天內發(fā)芽。
- 管理要點:保持土壤濕潤,避免土壤板結。
3. 幼苗期
- 幼苗特征:幼苗長出兩片真葉,葉片呈心形。
- 管理要點:
- 除草:及時清除雜草,避免與幼苗爭奪養(yǎng)分。
- 施肥:適量施用氮肥,促進幼苗生長。
- 灌溉:保持土壤濕潤,但避免積水。
4. 生長期
- 植株特征:植株逐漸長高,分枝增多,葉片密集。
- 管理要點:
- 修剪:適時修剪頂端,促進側枝生長。
- 病蟲害防治:定期檢查,發(fā)現(xiàn)病蟲害及時處理。
- 施肥:施用磷鉀肥,增強植株抗逆性。
- 灌溉:根據(jù)土壤濕度和天氣情況,合理灌溉。
5. 開花期
- 開花特征:植株頂端和側枝上長出花序,花色多為紫色或白色。
- 管理要點:
- 授粉:人工輔助授粉或利用昆蟲授粉,提高結實率。
- 修剪:適當修剪過密的枝條,增加通風透光。
6. 結實期
- 結實特征:花謝后,形成莢果,內含種子。
- 管理要點:
- 防鳥害:采取措施防止鳥類啄食莢果。
- 收獲:當莢果變黃干燥時,及時收獲。
7. 收獲與儲存
- 收獲時間:一般在開花后20-30天,莢果成熟時進行。
- 收獲方法:機械收割或人工割取,晾曬至干燥。
- 儲存:將干燥的苜蓿捆扎成捆,存放在通風干燥處。
總結
苜蓿的生長過程需要精細的管理和適宜的環(huán)境條件。從種子準備到最終收獲,每個階段都有其特定的管理要點,確保植株健康生長,最終獲得高質量的牧草或綠肥。
品名:紫花苜蓿種子
畝用量:2-3斤
畝產量:3000-4500kg,干草1000kg左右
播種期:十度以上
割草期:植株達到50~80cm,可開始第一次刈割
適播地:年降雨量250mm以上地區(qū)種植,根據(jù)地區(qū)選擇秋眠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