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xué)名:Echinacea purpurea (雖然通常指紫錐花,但這里特指云南蛇鞭菊)
別名:蛇鞭草、鞭打草
科屬:菊科,蛇鞭菊屬
產(chǎn)地與分布:
- 主要分布于中國云南省的山地林緣、灌叢或草地中。
- 在海拔1500-3000米的地區(qū)較為常見。
形態(tài)特征:
- 根系:直根系,主根粗壯,側(cè)根發(fā)達。
- 莖:直立,高約30-100厘米,有分枝,表面被有短柔毛。
- 葉:互生,葉片長橢圓形至披針形,邊緣有鋸齒,葉面綠色,背面淡綠色,有短柔毛。
- 花:頭狀花序頂生,直徑約2-3厘米,花色多為紫色或淡紫色,有時也有白色品種。花期一般在夏季。
- 果實:瘦果,成熟后呈褐色,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和藥用價值。
生長習(xí)性:
- 喜光,耐半陰,適應(yīng)性強。
- 耐旱,不耐水濕,適宜在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土壤中生長。
- 抗病蟲害能力強,管理相對簡單。
繁殖方法:
- 播種:春季或秋季進行,將種子均勻撒播于育苗盤中,覆土約0.5厘米,保持濕潤,約10-15天可發(fā)芽。
- 分株:春季或秋季進行,將成年植株挖出,分成若干小株,每株帶3-5個芽,重新栽植。
- 扦插:春季或夏季進行,選取健壯的枝條,剪成長約10厘米的插穗,插入沙床中,保持濕度,約20-30天可生根。
栽培管理:
- 土壤:選擇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壤土。
- 澆水:保持土壤微濕,避免積水。
- 施肥:生長季節(jié)每月施一次復(fù)合肥,促進植株生長。
- 修剪:花后及時剪除枯萎的花序,促進新花的形成。
用途:
- 觀賞:花朵美麗,適合作為花壇、花境或盆栽植物。
- 藥用:根和全草可入藥,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 生態(tài):可用于綠化和水土保持,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
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
- 病害:常見的病害有白粉病和銹病,可用多菌靈等殺菌劑防治。
- 蟲害:常見的蟲害有蚜蟲和紅蜘蛛,可用吡蟲啉等殺蟲劑防治。
云南蛇鞭菊幼苗管理要點總結(jié)
- 光照:喜光,耐半陰。
- 水分:保持土壤微濕,避免積水。
- 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
- 施肥:每月施一次復(fù)合肥。
- 修剪:花后剪除枯萎花序。
- 病蟲害防治:定期檢查,發(fā)現(xiàn)病蟲害及時處理。
希望以上信息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有任何其他問題,歡迎隨時提問。
品名:蛇鞭菊種子
高度:約30-50cm
花色:單色
花期:6-10月份
播種量:4-6斤/畝
播種期:無霜期、十度以上
適播地:土壤的要求疏松肥沃,最常見且最適宜的居住環(huán)境是PH2.5~ph7.2的沙土環(huán)境下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