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冬:根還是果實?
概述
麥冬(Ophiopogon japonicus),別名麥門冬、沿階草等,是一種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它屬于百合科沿階草屬,原產(chǎn)于亞洲東部,廣泛分布在中國、日本等地。麥冬以其地下部分入藥,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主要部位
-
根狀莖
- 描述:麥冬的主要藥用部位是其根狀莖。
- 形態(tài):根狀莖呈細(xì)長圓柱形,略彎曲,表面黃白色或淡黃色,有細(xì)縱紋。
- 質(zhì)地:質(zhì)柔韌,不易折斷,斷面黃白色,半透明,中柱細(xì)小。
- 味道:味甘、微苦,性微寒。
-
塊根
- 描述:塊根是根狀莖上的膨大部分。
- 形態(tài):塊根呈紡錘形或橢圓形,長1-3厘米,直徑0.3-0.6厘米。
- 顏色:表面黃白色或淡黃色,有不規(guī)則的縱皺紋。
- 質(zhì)地:質(zhì)硬而脆,易折斷,斷面白色,半透明。
-
果實
- 描述:麥冬的果實不是藥用部位。
- 形態(tài):果實為漿果,球形或卵圓形,直徑約5毫米。
- 顏色:成熟時藍(lán)黑色。
- 用途:果實通常不用于藥用,但可作為觀賞植物的一部分。
藥用價值
-
主要功效:
- 滋陰潤燥
- 清心除煩
- 養(yǎng)胃生津
- 潤肺止咳
-
應(yīng)用:
- 用于治療肺燥干咳、虛勞咳嗽、咽痛音啞、內(nèi)熱消渴等癥狀。
- 常與其他中藥配伍使用,如與沙參、玉竹等合用,增強滋陰潤燥的效果。
栽培與采收
-
栽培:
- 麥冬喜溫暖濕潤的環(huán)境,耐陰,不耐干旱。
- 通常在春季或秋季進(jìn)行分株繁殖。
- 生長期需保持土壤濕潤,定期施肥。
-
采收:
- 一般在秋季采挖根狀莖和塊根。
- 采后洗凈泥土,曬干或烘干備用。
總結(jié)
麥冬的藥用部位主要是其根狀莖和塊根,而不是果實。這些部位具有滋陰潤燥、清心除煩等功效,在中醫(yī)中廣泛應(yīng)用。了解麥冬的不同部位及其特性,有助于更好地利用這一珍貴的草本植物。
品名:麥冬草
株高:10~40公分
生長期:3~9月
觀賞期:全年
栽植期:春、夏、秋、冬
特點:四季常綠,耐寒耐熱,適應(yīng)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