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名:Ophiopogon japonicus
- 別名:麥門冬、沿階草、羊韭等
- 科屬:百合科麥冬屬
- 分布:主要分布于中國、日本及朝鮮半島等地
- 用途:藥用、觀賞、綠化等
麥冬草的形態(tài)特征
- 根:細長,白色或淡黃色,有須根
- 莖:短縮,地下部分為鱗莖
- 葉:線形,深綠色,長15-30厘米,寬2-4毫米
- 花:小,白色或淡紫色,夏季開花
- 果實:漿果,成熟時黑色
- 性味:甘、微苦,寒
- 歸經(jīng):肺、胃、心經(jīng)
- 功效:養(yǎng)陰生津,潤肺止咳,清心除煩
- 主治:肺燥干咳,咽喉干燥,心煩失眠,內(nèi)熱消渴,腸燥便秘等
麥冬草的數(shù)量與重量
麥冬草的根部是其主要藥用部分,通常以“克”或“斤”為單位進行計量。由于麥冬草根的大小和形狀不一,具體數(shù)量會有所差異。以下是一些參考數(shù)據(jù):
- 平均單根重量:約0.1-0.3克
- 一斤(500克)麥冬草的數(shù)量:
- 按照平均單根重量0.1克計算:約5000顆
- 按照平均單根重量0.2克計算:約2500顆
- 按照平均單根重量0.3克計算:約1667顆
影響麥冬草數(shù)量的因素
- 種植條件:土壤肥沃度、水分、光照等
- 采收時間:不同季節(jié)采收的麥冬草根部大小可能不同
- 品種:不同品種的麥冬草根部大小和形狀可能有所差異
總結(jié)
麥冬草是一種重要的中藥材,其根部是主要藥用部分。一斤麥冬草的數(shù)量會因單根重量的不同而有所變化,大致在1667到5000顆之間。具體數(shù)量還需根據(jù)實際采收情況來確定。
希望以上信息對您有所幫助!
品名:麥冬草
株高:10~40公分
生長期:3~9月
觀賞期:全年
栽植期:春、夏、秋、冬
特點:四季常綠,耐寒耐熱,適應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