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菊簡介
貢菊是一種特殊的菊花品種,屬于菊科菊屬植物。它并非簡單的“黃菊花”,而是具有獨特品質(zhì)和用途的菊花品種。貢菊主要產(chǎn)于中國安徽省黃山地區(qū),因其歷史悠久、品質(zhì)優(yōu)良而得名。
基本信息
- 學(xué)名: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 別名:黃山貢菊、徽州貢菊
- 產(chǎn)地:主要產(chǎn)于中國安徽省黃山市的歙縣、黟縣等地
- 花色:白色或淡黃色
- 花期:秋季(9月至11月)
- 植株高度:30-60厘米
- 葉片:羽狀深裂,邊緣有鋸齒
特點與用途
-
外觀特點:
- 花朵:花朵較大,直徑約2-3厘米,花瓣排列緊密,呈半球形。
- 顏色:花色以白色為主,有時帶有淡黃色調(diào)。
- 香氣:具有清新的芳香,聞之令人舒暢。
-
藥用價值:
- 清熱解毒:貢菊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療感冒發(fā)熱、咽喉腫痛等癥狀。
- 明目:長期飲用貢菊茶可以改善視力,對眼睛疲勞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 降血壓:貢菊含有多種活性成分,有助于降低血壓,適合高血壓患者飲用。
- 抗氧化:貢菊中的黃酮類化合物具有較強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延緩衰老。
-
食用方法:
- 泡茶:將干燥的貢菊放入杯中,用80-90℃的熱水沖泡,可多次沖泡,每次3-5分鐘即可飲用。
- 燉湯:貢菊可以與其他食材一起燉湯,增加湯品的清香和營養(yǎng)價值。
- 入藥:貢菊可以作為中藥材,與其他藥材配伍使用,增強藥效。
栽培技術(shù)
- 土壤要求:貢菊喜歡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pH值在6.0-7.0之間為宜。
- 光照條件:喜光,但不耐強光直射,夏季需適當遮陰。
- 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濕潤,但避免積水,雨季注意排水。
- 施肥:生長期間需定期施用有機肥,促進植株健壯生長。
- 病蟲害防治:注意防治蚜蟲、白粉病等常見病蟲害,可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學(xué)防治相結(jié)合的方法。
文化意義
- 歷史淵源:貢菊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代,當時作為貢品進獻給皇帝,故得名“貢菊”。
- 文學(xué)藝術(shù):貢菊在古代詩詞中常被提及,象征高潔、清雅的品格。
- 民俗活動:在黃山地區(qū),每年秋季都會舉辦貢菊節(jié),吸引大量游客前來觀賞和品嘗貢菊茶。
市場情況
- 市場需求:貢菊因其獨特的品質(zhì)和功效,受到市場的廣泛歡迎,尤其在茶葉市場和保健品市場中占有重要地位。
- 價格:高品質(zhì)的貢菊價格較高,一般在幾十元至幾百元每斤不等,具體價格取決于品質(zhì)和品牌。
- 銷售渠道:貢菊主要通過線上電商平臺、線下茶葉店和藥店銷售,近年來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市場需求逐年增長。
總結(jié)
貢菊雖然在花色上可能與某些黃色菊花相似,但它具有獨特的藥用價值、文化背景和栽培技術(shù),是一種極具特色的菊花品種。無論是作為飲品還是藥材,貢菊都值得人們關(guān)注和喜愛。
品名:黃菊花種子
高度:約20~45cm
花色:單色
花期:5-10月份
播種量:4-5斤/畝
播種期:無霜期,10度以上
適播地:全天日照時間較為長的地帶